到2026年,力争培育国家级典型数字化转型案例20个左右
建材行业是山东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有产业规模大,集中度高,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等特点。近年来,山东建材行业在经历了快速而粗放的发展之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面临传统产品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低下、发展动力减弱等压力和挑战,制约了行业发展。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从《计划》看,山东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在发展中,山东将突破建材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植一批建材行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力争到2026年达到40家以上。同时,推动先进设备更新。水泥行业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篦冷机、先进节能粉磨技术、低阻旋风收尘器等节能技术装备;平板玻璃行业推广浮法玻璃一窑多线和新能源替代技术;陶瓷行业推广连续式球磨机、高效喷雾干燥塔等。
山东将加快建材行业重点项目建设,水泥行业重点推进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水泥沸腾煅烧熟料产线建设、水泥转产固碳矿物材料生产线改造项目。玻璃行业加快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填补山东玻璃产业的短板弱项。陶瓷行业重点支持利用高硅尾渣制备绿色建材陶瓷地铺石项目、陶瓷墨水生产线和耐磨氧化铝陶瓷研磨体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
数字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在建材行业,山东将推动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设备互联、数据驱动、生产智控为重点,优化工艺流程。推进数字化管理,培育转型标杆。到2026年,力争培育省级典型案例50个左右,国家级典型案例20个左右。
到2026年,力争建材行业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80家
在建材行业发展中,山东将推进双碳目标实施,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推动原料替代,提升建材产品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利用水平,支持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废弃物。提高水泥、玻璃、混凝土等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促进产品减量使用。到2026年,水泥行业原料替代比例提升到3%左右。
同时,转换用能结构。引导建材企业积极消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在行业的使用比重。支持建材企业争创环保绩效A级,支持发展特种水泥、快凝材料、新能源玻璃、高端汽车玻璃、先进陶瓷、复合型建筑陶瓷、矿物功能材料、石墨烯及改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发展,到2026年,力争省内建材行业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80家。
按照《计划》,山东将加大建材行业推广认证和应用,拓宽绿色建材市场。
深化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依托大型建材展洽会将产品展示、论坛、授牌和宣讲等环节有机融合,举办4—5场下乡推介活动。布局乡村销售网点,打通绿色建材与乡村链接的“最后一公里”,力争到2026年培育300家左右的推广销售网点。引导骨干建筑企业加大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和采购力度。同时,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加快建立山东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信息库,促进绿色产品认证结果在不同部门层级间互认通用。到2026年底,力争全省绿色建材获证企业达到500家以上,绿色建材获证产品1000种以上。
到2026年,力争培育5个产值过百亿产业集群
山东将延伸建材产业链条,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补链强链延链,加快装配式建筑应用,促进建筑工厂化、产业化、部品化,提升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提升全省平板玻璃整体深加工率,力争到2026年达到60%以上。围绕绿色高品质水泥、高端玻璃新材料及特种玻璃(电子玻璃等)、建筑陶瓷和功能陶瓷、防水材料和土工合成材料、玻纤及复合增强材料、装配式建筑等领域打造一批产值过100亿的产业集群。
在发展中,山东将提升建材行业治理水平,促进规范有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鼓励领军企业、第三方机构等联合开展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建材行业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技术改造,做好工艺设备改造和淘汰工作,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通过上述努力,2024—2026年,山东力争建材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加快数字化转型,主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提升能效水平,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届时,山东建材行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6年,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4家,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达到40家以上,组织承担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智能制造加快推进,到2026年,力争建设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达到5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左右,全省规上建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8%左右。绿色转型显著进步,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材生产中的应用比例达到65%左右。产业集聚更加凸显,到2026年,力争培育5个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